在线成语词典

     成语接龙   看图猜成语   成语故事   申请收录

在线成语大词典提供成语6万多条,且不断增加和修订中,是目前收录最多的在线成语大全。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定型的固定短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谓成语。成语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在线成语大词典容量大、查询方便。可以发挥电脑与人脑相配合的搜索技巧,快速检索出需要的成语。并提供趣味的成语故事、成语游戏等,可帮助使用者提高成语水平,是查询和学习成语的首选。


成语推荐 自取其咎 荒时暴月 个中滋味 香药脆梅 省欲去奢 猪仔议员 有闻必録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鳌掷鲸吞 
潜图问鼎 
妄自菲薄 
丢丢秀秀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东歪西倒 
五十步笑百步 
辞穷理尽 
一寸丹心 
束手待毙 
如愿以偿 
乘桴浮海 
访论稽古 
風聞論事 
痛抱西河 
富丽堂皇 
脱腔落板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黄耳传书 
桑土绸缪 
乐而忘返 
求之有道 
智识分子 
解纷排难 
长斋礼佛 
朱絃三叹 
赤留出律 
青衣节级 
坐拥百城 
遗风余泽 
不治生产 
阿拉巴图 
不甚了了 
壶天日月 
聆音察理 
不遗寸长 
举莛扣钟 
卧虎藏龙 
广夏细旃 
枯瘦如柴 
萎靡不振 
一字师 
浮白载笔 
居下讪上 
海屋筹添 
郭景飞仙 
安忍阻兵 
疥癞之患 
求其友声 
指古摘今 
怒火中烧 
莽莽苍苍 
兴风作浪 
蛛丝尘网 
挟冤记仇 
国家多难 
抓牛鼻子 
大题小作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哭天抢地 
时移事去 
風雨同舟 
马大哈 
三小凤凰 
一溜歪斜 
刖足适屦 
树大招风 
化及豚鱼 
尽日极虑 
宵分废寝 
声势浩大 
枕剩衾余 
光彩射目 
母老虎 
不可胜道 
今不如昔 
梦里蝴蝶 
同心协济 
切切此布 
感戴二天 
薄志弱行 
驰骋疆场 
欲盖名彰 
蠢如鹿豕 
起根发由 
无庸置辩 
黑天半夜 
七宝团圞 
跌宕昭彰 
风起云布 
北斗之尊 
一心挂两头 
诟谇谣诼 
登高履危 
唏唏哈哈 
恶盈衅满 
兀兀腾腾 
桃羞李让 
雨膏烟腻 
斗鸡走犬 
风吹日晒 
虎变不测 
猫鼠同乳 
祸作福阶 
识文断字 
革斁剗浇 
异议蜂起 
目无法纪 
犀顶龟文 
小往大来 
鹿死不择音 
修身洁行 
心灵性慧 
雍门刎首 
是事可可 
隋珠和玉 
无一不备 
咆哮如雷 
管窥之说 
腼颜人世 
沦肌浃骨 
李郭仙舟 
洗耳不闻 
横祸非灾 
铢称寸量 
丢下耙儿弄扫帚 
简节繁文 
吓杀人香 
六畜不安 
涓埃之报 
上替下陵 
千思百虑 
折柳攀花 
通幽洞灵 
举措不当 
差足自喜 
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推陈致新 
春归人老 
四至八道 
发号吐令 
點點搠搠 
无头无尾 
上蔡鹰卢 
临深履冰 
玉斧修月 
民安国泰 
倚玉之荣 
矜才使气 
潜德隐行 
冷眼旁观 
青华仙真 
半自耕农 
残槃冷炙 
点头会意 
衆议成林 
七举时节 
牵衣顿足 
功成弗居 
金波玉液 
横行直撞 
熬枯受淡 
一文如命 
多事多患 
高高兴兴 
南省舍人 
义不容辞 
适性忘虑 
诱敌深入 
擒奸讨暴 
素不相识 
去芜存精 
压良为贱 
不翼而飞 
风驰电赴 
无立锥之地 
九门提督 
丛雀渊鱼 
物以群分 
重阳落帽 
只谈风月 
圆孔方木 
不落人后 
便僻侧媚 
色如死灰 
昭穆伦序 
经史百家 
汤里来,水里去 
临死不恐 
兴尽悲来 
阿谀取容 
坐山招夫 
风流佳话 
善自处置 
连阶累任 
玉石混淆 
交通工具 
朱唇粉面 
情深一网 
无补于世 
东方文化 
桑中之喜 
心醉神迷 
林宗过茅 
席帽离身 
地地道道 
避朝损膳 
丰筋多力 
一梦华胥 
祛病延年 
战必胜,攻必取 
妒贤嫉能 
贼臣逆子 
跳到黄河洗不清 
謇謇谔谔 
衣不解带 
趋权附势 
平平泛泛 
设疑破敌 
神色不挠 
直冲横撞 
吞舟漏网 
此一时,彼一时 
同声之应 
月锻季炼 
深藏简出 
好心办坏事 
天官赐福 
重珪叠组 
初生之犊不惧虎 
神出鬼行 
弄燕调莺 
敬而远之 
闳远微妙 
江南海北 
塔尖上功德 
礼下于人,将有所求 
倔头倔脑 
推诚布信 
就实论虚 
捻脚捻手 
熊经鸟曳 
池北偶谈 
心怀鬼胎 
洒狗血 
门床马道 
酒阑宾散 
贵出贱收 
保纳舍藏 
王翦置田 
相得恨晚 
拱木不生危 
地头地脑 
贯彻始终 
盖地而来 
人亡家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山鸣谷应 
避难就易 
谊不敢辞 
辟地开天 
时异事异 
灵心巧手 
金箓云签 
遗簪坠屦 
王青盖车 
东曦既驾 
名山大川 
七角八角 
施仁布泽 
凤凰在笯 
指东划西 
造谣中伤 
嘎七马八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守约施博 
湮没不彰 
泼冷水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粉边细丝 
十年生聚 
乘鸾跨凤 
鸳鸯大板 
迦布德迦 
和蔼近人 
高材捷足 
皓齿娥眉 
平起平坐 
莫明其妙 
勇者不惧 
正色立朝 
冠盖往来 
三不拗六 
万代不易 
目语额瞬 
龙骧虎跱 
丁丁光光 
浓妆艳抹 
冯谖市义 
月晕知风 
难以预料 
朱脣皓齿 
山雨欲来 
巢倾卵破 
目空天下 
衆怒难任 
沈郁顿挫 
蝇头楷书 
以五十步笑百步 
著书立说 
变化有时 
桂林一枝 
装死卖活 
色衰爱寝 
虚而不淈 
镜破钗分 
擐甲执兵 
扬州鹤 
忧心如焚 
传三过四 
耸动听闻 
膏肓泉石 
淹荠燎菜 
琴歌酒赋 
系风捕影 
煞费经营 
为人择官 
肤皮潦草 
鬻声钓世 
声誉鹊起 
胜友如云 
事宽则圆 
孤行己意 
餐风吸露 
刮毛龟背 
有情有义 
神抶电击 
日许多时 
声色狗马 
天不做美 
一枝一栖 
零七八碎 
绝妙好辞 
一堂和气 
直截了当 
失留屑历 
两相情原 
漏春和尚 
放诞不羁 
过时货 
体元立极 
蚤朝晏退 
鱼烂取亡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磨砥刻厉 
换柳移花 
眼角眉梢 
带仗左右 
飘飘然 
不寒而慄 
千岁流芳 
断发文身 
杜门谢客 
遗臭万代 
探观止矣 
交淡若水 
束缊还妇 
寻流逐末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死记硬背 
戢鳞潜翼 
东道主人 
道路相望 
訚訚于于 
瞒神吓鬼 
下寨安营 
走斝飞觞 
温凊定省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覆酱烧薪 
不饥不寒 
愁红惨绿 
有志者事竟成 
永存不朽 
珠沉璧碎 
呆里撒奸 
完全小学 
抹眉头巾 
循诵习传 
猗顿之富 
狗尾续貂 
车轮战 
一鳞半甲 
孤峰突起 
忠孝节义 
鸿鳦满纸 
木木樗樗 
拨嘴撩牙 
不明不暗 
正正气气 
半臂忍寒 
丰衣足食 
韩潮苏海 
日薄虞渊 
旷日长久 
酬功报德 
知其一不达其二 
婉婉有仪 
不了不当 
遁天之刑 
现时报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鸷狠狼戾 
批亢抵巇 
事事躬亲 
百不当一 
败子回头 
意想不到 
鹤子梅妻 
扶危定倾 
老之将至 
胡思乱想 
七死七生 
山公啓事 
朝荣夕悴 
山上有山 
捏着鼻子 
洞无城府 
断决如流 
添油加醋 
自暇自逸 
生生化化 
玉漏犹滴 
抛盔弃甲 
出车殄寇 
雨宿风餐 
清曹竣府 
流芳千古 
格格不入 
高卧东山 
水乳之合 
十方常住 
爱素好古 
鲂鱼赪尾 
道在人为 
万无此理 
雨后送伞 
今是昔非 
背本趋末 
氤氤氲氲 
冒天下之大不韪 
拭目而待 
風行水上 
不易之道 
甘心忍受 
失神丧魄 
无远不届 
抹稀泥 
天马行空 
惊愕失色 
鼓腹含和 
电绕璇枢 
望帝啼鹃 
头上著头 
比翼双飞 
百里异习 
穷幽极微 
南柯太守 
枕方寝绳 
抵雀捐金 
褚小杯大 
一切有情 
一鳞片甲 
随寓而安 
推天抢地 
一得之见 
水底捞针 
见义必爲 
偃革尚文 
顶门立户 
远垂不朽 
赛雪欺霜 
先来后到 
枯杨之稊 
暗藏杀机 
血债累累 
囊漏储中 
傲然屹立 
做小伏低 
拾遗补阙 
沈密寡言 
舒吭一鸣 
鼓刀屠者 
狂风暴雨 
见善若惊 
让逸竞劳 
互为标榜 
后继乏人 
扫地尽矣 
以贱雪贵 
渊源有自来 
褰裳躩步 
笔耕砚田 
百喙莫辩 
曲眉丰颊 
马毛猬磔 
厉精图治 
山旮旯子 
投桃报李 
不成样子 
心不在焉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鸡飞狗走 
志同气和 
无关紧要 
旋转干坤 
凿壁偷光 
金兰之友 
容光焕发 
拿粗夹细 
终日而思 
东抹西涂 
大事已然 
不仁之器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瓦解土崩 
毁方瓦合 
残酷无情 
蹿房越脊 
毫末之差 
心存目识 
斠然一概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十步芳草 
重山复岭 
褒贤遏恶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事非经过不知难 
大汗涔涔 
没轻没重 
进退应矩 
群起攻击 
六经三史 
囹圄生草 
鲜衣好食 
爱势贪财 
有的放矢 
死无葬身之地 
盘踞要津 
奸淫抢掠 
收视反听 
缟纻之交 
没头官司 
诡状殊形 
大坰之慙 
愁眉泪眼 
市怨结祸 
莫须有 
地下宫殿 
功不补患 
效死勿去 
不餍人望 
絺绘章句 
心寒胆碎 
理亏心虚 
残渣余孽 
穴处知雨 
贪官污吏 
八面驶风 
俗不可耐 
风木含悲 
隘隘亨亨 
携家带口 
走花溜冰 
伊索寓言 
运掉自如 
名实相称 
情钟我辈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寝不安席 
奸不厮欺,俏不厮瞒 
天府之土 
矜功伐能 
师老民疲 
恩恩怨怨 
反本修古 
野鬼孤魂 
诃罗陁国 
养生丧死 
鹊反鸾惊 
説啰説皁 
极天蟠地 
冰炭不同器 
徒子徒孙 
三尺童蒙 
满目萧然 
以索续组 
春山八字 
如虎生翼 
金帛珠玉 
食生不化 
讹以滋讹 
舐毫吮墨 
万劫不朽 
时移势迁 
安土重居 
孝弟力田 
善男善女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大吹大打 
亥豕鲁鱼 
三槐之听 
啸吒风云 
枕流漱石 
挈瓶小智 
唠唠叨叨 
季布一诺 
深情故剑 
转愁为喜 
亟疾苛察 
风前残烛 
澡雪精神 
击节称叹 
恬不知愧 
恕己及物 
蛾附蜂屯 
谈空説有 
落英缤纷 
遣辞措意 
死求白赖 
含血潠人 
徒乱人意 
石人石马 
咫尺之义 
新官上任三把火 
时不再至 
挟筴读书 
弄巧反拙 
引领企踵 
熬油费火 
居心叵测 
噜哩噜囌 
撞尸游魂 
耻言人过 
蹙蹙靡骋 
美中不足 
百怪千奇 
违心之论 
洒洒洋洋 
大人无己 
千锤成利器 
一掷百万 
三顾茅庐 
举止娴雅 
高人雅志 
二十八调 
革命烈士 
清原正本 
拈酸吃醋 
骚人墨客 
虎啸风生 
省方观俗 
一茎一草 
悬梁刺骨 
风魔九伯 
海纳百川 
不知轻重缓急 
遗俗流风 
以耳为目 
积草囤粮 
如山似海 
接耳交头 
走方郎中 
弊帚自珍 
游目骋观 
撞钟击鼓 
连城之璧 
扯鸡駡狗 
怵惕恻隐 
铁算盘 
洞洞惺惺 
亢音高唱 
不矜细行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茵席之臣 
绷爬吊拷 
破崖绝角 
横刀揭斧 
室如悬磬 
马足龙沙 
只轮无反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不按君臣 
狗腿子 
虎瘦雄心在 
金钗十二行 
虞褚欧颜 
切切察察 

相关资料
古代地理常见字词解释

古代地理



【中国】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

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

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殽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

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

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

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

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

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

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

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

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成语词典(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   鲁ICP备20016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