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成语词典

    

成语接龙

      成语故事   申请收录

在线成语大词典提供成语6万多条,且不断增加和修订中,是目前收录最多的在线成语大全。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定型的固定短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谓成语。成语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在线成语大词典容量大、查询方便。可以发挥电脑与人脑相配合的搜索技巧,快速检索出需要的成语。并提供趣味的成语故事、成语游戏等,可帮助使用者提高成语水平,是查询和学习成语的首选。

借刀杀人 [jiè dāo shā rén]

【简拼】:jdsr返回
【基本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编辑
【成语故事】:
  故事一:战国时期,有一位游说家名叫苏秦。在他回到燕国后,年轻守寡的文夫人(也就是燕易王的母亲)偏偏看上了这位足智多谋的苏秦,后来,两人就开始私下密切交往。可是,苏秦又很担心这件事最终会被燕王发觉,怕自己被燕王处死,于是,他决定到齐国去,只有离开了燕国,他才能真正摆脱文夫人。于是,有一天,他向燕王提出,自己要到齐国去行使反间计,报效燕国。燕王答应了,他便马上收拾好行李,匆匆地来到齐国。在齐国,苏秦受到了齐宜王、齐闵王的器重,但却引来了齐国一些大臣们的嫉妒,甚至有些大臣开始对他怀恨在心。有一次,齐闵王并没有采用苏秦的计谋,而是听从了孟尝君的建议,孟尝君的建议非常成功,因此使孟尝君受到了齐闵王的器重。那些嫉恨苏秦的大臣们想,闵王从此应该不会再重用苏秦了吧,于是派了一个高手刺客在朝廷上刺杀苏秦。闵王当场下令捉拿凶手,但凶手早就逃走了。临死前,苏秦对齐闵王说:“大王,我不行了,但在我死之前,您能答应帮我做件事吗?在我死后,请你把我的头颅挂在城墙上,并对外宣称说‘苏秦是为了燕国才来齐国实施反间计的,他死有余辜,杀他的人可以来朝廷领赏千两黄金’,到时,凶手肯定会来领赏的,到那时,您就把他当场抓住。”说完,苏秦就断了气。齐闵王按照苏秦说的去做了,凶手果然上当了,凶手被抓住后,齐闵王又审问出了杀苏秦的主谋,齐闵王也一并把他们都杀了,以报答和感谢苏秦对齐国所作的贡献。在这个故事中,苏秦虽死,但其却“借“闵王的手,为自己报了仇。

  故事二: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

  故事三:“借刀杀人”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其一是自己不想直接出面,借助他人之手实现自己的害人目的。比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借助秋桐整治了尤二姐。其二是自己不能直接达到目的,得利用别人之手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父子率领数十万兵将五次大规模进犯明朝,都被宁远守将袁崇焕率领的明军击退。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朝廷的宦官,向崇祯皇帝告密,说袁崇焕已和后金订下密约,所以后金军队才能深入内地,崇祯大怒,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了袁崇焕,从此再无劲敌。放到战争中,“借刀杀人”具备“策略”层面的意义,也可谓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不过,放到日常生活中,“借刀杀人”带有贬义,包含着“阴险”“诡计”的成分。阴险的人惯于使用这一手段去陷害他人,生活中要学会识别这种行为。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编辑
【图片】: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成语词典 新华字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以上内核的360等浏览器) 鲁ICP备20016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