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成语词典

    

成语接龙

      成语故事   申请收录

在线成语大词典提供成语6万多条,且不断增加和修订中,是目前收录最多的在线成语大全。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定型的固定短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谓成语。成语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在线成语大词典容量大、查询方便。可以发挥电脑与人脑相配合的搜索技巧,快速检索出需要的成语。并提供趣味的成语故事、成语游戏等,可帮助使用者提高成语水平,是查询和学习成语的首选。


成语推荐 引为同调 流星赶月 凌云意气 伉俪情深 欢呼雷动 见见闻闻 千古独步 

相关资料
汉语中常用的兼词

古代汉语常见常用兼词

什么是兼词?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杨伯峻先生。杨伯峻在《文言文法》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的作用,又起介词的作用,‘一身而二任了’。因此,我管它叫兼词,因为它表面上只是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简单来说兼词就是指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曷”“叵”“旃”。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1.“诸”的位置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在句中时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在句末时相当于“之乎”(“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例:

①投诸勃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 •汤问》)

②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③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④子闻诸?(《左传 • 昭公八年》)(闻诸:闻之乎,听说过这件事吗?)

2.“焉”根据语气的不同,可理解为“于何”(在哪里)或“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例:

①且焉置土石?(《列子• 汤问》)

②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且焉止息:暂且在此停息)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④青麻头伏焉。(《促织》)

3.“盍”相当于“何不”。

例:

①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免其父:免了他父亲的罪)

4.“曷”通“盍”。

例:

①中心好之,曷饮食之?(《诗经 •唐风 •有杖之杜》)(中心:心里)

②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 •汤誓》)

5.“叵”是“不可”的合音。

例:

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新唐书 •尹惮传》

有成语“居心叵测”。

6.旃读“zhān\',这个兼词比较少用,是“之焉”的合音,“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例:

①愿勉旃,毋多谈。(杨恽《报会宗书》)

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 •采苓》)

兼词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所体现,如下面这个句子:

他们表示要诉诸于法律,通过法律讨回公道。

我们如果知道“诸”是兼词,就很容易判断出这是赘余的问题,应去掉“于”。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成语词典 新华字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以上内核的360等浏览器) 鲁ICP备20016477号